什么是自然体验
大猫谷自然体验是一项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活动(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根据IUCN的定义,生态旅游(ecotourism)指“对相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地具有环境责任的旅行和探访,目的是享受和欣赏自然(以及任何连带的文化特征,包括过去的与现存的),这种旅游活动可促进保护,有较低的游客冲击度,并且为当地人提供了有利而活跃的社会经济参与机会”。1987年,联合国出版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确定了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必要性。此后,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均有贡献的生态旅游,进入了学界和大众视野。除了最常见的“生态旅游”之外,以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旅游项目也常被表述为“可持续旅游”、“自然体验”、“自然观察”、“保护旅游”、“绿色旅游”等。
随着自然保护区内居民的生存状况日益受到关注,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较理想方案,其重点在于当地社区直接参与项目管理和运作。自然体验项目将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当地牧民通过担任自然体验的向导和接待家庭,可以获得切实的收入,直观地体会到保护好家乡的一方山水和动物,将有益自己的家庭和社区的发展。从而,也避免了人们消耗自然资源换取收入的可能。
昂赛自然体验项目
基于自然观察节的经验,山水、社区、当地政府以及其他自然保护爱好者开始不约而同地形成一些想法——希望摸索一种模式,能够将物种保护、社区发展、公众参与、政府管理等多方面的诉求整合在一起。此后,昂赛当地社区合作社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自然体验活动,由当地牧民担任自然体验向导和接待家庭,带领自然体验者在这里观看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欣赏自然和文化景观、体验牧区生活。
2018年起至2020年,合作社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对选拔出的21户自然体验接待家庭开展了7次集中向导培训,并分别对每户家庭进行烹饪技能、接待服务、卫生与医疗常识等方面的入户培训。
此外,山水与社区多次协商,完成了包括合作社管理章程、自然体验者守则等在内的管理制度设计,以及三语自然观察手册、双语接待家庭手册、接待家庭资料等在内的自然体验项目产品设计,建立了昂赛自然体验项目宣传和预约网站“大猫谷”(valleyofthecats.org.cn)。
在此期间,山水也协助社区进行过数次会议,除了诸如选拔接待家庭、管理小组换届等较为重要的决策,更多情况下是对管理和接待细节方面的讨论,其中不免有意见的争执和反复,但就是在一次次的调整和变动中,社区成员也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在更为深入地了解和思考下,共同推动自然体验产品的不断完善。
经过合作社全体社员的多次讨论与协商,昂赛自然体验于2018年底开始采取社区集体收益分配制度。项目现采取交通与向导费1000元/车/天,食宿费300元/人/晚的收费标准。在项目的全部收益中,45%为接待家庭所得,45%纳入社区基金,用于社区公共事务,10%用于昂赛区域的生态保护工作(例如建立社区野生动物保护基金)。
2018年项目开展至2021年,昂赛自然体验项目共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69支自然体验团队,共计479人次,为社区带来逾173万元的总收益,其中社区公共基金约95万元,接待家庭平均增收约3.7万元。
自然观察节
在正式开展自然体验试点项目前,昂赛乡举办了两届自然观察节。让全世界各地的自然观察爱好者们来到国家公园观察野生动物,也为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自己宝贵的意见。也正是这两届自然观察节让牧民们第一次体验到做向导的意义和职责。
2016年8月17日-22日,玉树州杂多县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与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于青海杂多县昂赛乡举办了“首届澜沧江源国际自然观察节”。
4天的时间,14个参赛队伍通过影像记录兽类、鸟类及植物等物种的类别与分布,帮助建立起昂赛澜沧江大峡谷的本底数据,经初步统计,共记录兽类10种、鸟类61种、植物93种。每个参赛队员收获颇丰的背后,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推动。在以生物多样性认知和观赏为主要内容的自然体验模式下,本地社区得到了最大的参与和收益。
2018年7月21日至24日,昂赛举办了第二次国际自然观察节,期间来自中、美、英、法等国选手组成的20支参赛队伍参与其中。经统计,本次观察节影像记录到兽类13种、鸟类73种、植物315种以及两爬类4种。